【產通社,10月20日訊】我國“物聯網十二五規”起草工作已呈交工信部,進入最后論證階段。除了對未來的整體架構作出規劃外,還會針對物聯網產業涉及的具體應用領域分門別類進行專項規劃,每個專項都會對一個特定的應用領域進行細致規劃。由于細分專項規劃在歷來的“五年規劃”中并不多見,說明政府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在物聯網產業鏈中,包括RFID、傳感器、控制器、無線通信模塊在內的“感知層”處于產業鏈上游,設備投資規模大且成長率高,商機將從2011年開始顯現。感知層的核心是半導體芯片,目前國內領先廠商有上海復旦微電子、聯芯科技、上海貝嶺、長電科技等。
由營運商和通信設備等組成的“傳輸層”,與傳統通信行業有很大程度重迭,主要將受益于通信行業本身的發展需求。
“應用層”目前已經初具規模,智能電網與智能醫療將是最大的應用領域與投資方向。M2M是“機器對機器(Machine to Machine)作為物聯網四大支撐技術之一,也是物聯網在現階段的最普遍應用形式,目前正以25%的年增長率增長,幾年后智能連接設備的數量將會超過人口幾個數量級,涉及各個層面,如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電表等,市場機會廣大,業者需要針對不同類別需求建立不同的方案。
在物聯網應用廣泛的帶動下,智能生活環境的營造也將對智能終端產生龐大需求,未來幾年將帶來長期發展的商機。由于Notebook與Feature Phone的市場發展趨緩與衰退,今年計算機龍頭HP及手機龍頭Nokia在獲利及市占率上應聲倒地,Lenovo與Apple則迅速跳立,意味著平板機與Smart Phone的崛起。
在已故蘋果教父喬布斯(Jobs)的感召下,全球智能終端已經從原來的“以硬件為中心”模式,發展成“以應用及服務模式為核心”的戰略思維,內容、應用程序(App)、操作系統(OS)及營運模式等軟實力成為競爭的關鍵。因此,物聯網將會為業界所有業者帶來機會,關鍵在于企業捕捉機會的能力和實力。(Yoson,365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