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通社,1月21日訊】國科微電子有限公司(Goke Microelectronics;股票代碼:300672)官網消息,其首席科學家康新海認為AI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與實際生活關聯。 康新海表示,把對AI的應用分解成不同的任務,有的任務在邊緣設備中完成,有的任務在霧計算資源中完成,有的任務在云計算資源中完成。把AI的任務在不同的級別中部署,從系統角度來應用AI技術,不能單一來看。“對于AI芯片,一些大企業集中在做大芯片,如Google的TPU、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等。國科微的側重點在于把AI放到邊緣計算的小設備中去,也就是做小芯片,怎么樣把AI技術集成到小芯片,這是個很大的課題,” 很多公司把AI融入存儲芯片,利用靠近數據的優勢,做一些AI的工作,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有個問題是,在云和大數據時代,數據進入存儲設備之前已經被打散,落到單個存儲設備的數據可能只是一個片段、是不完整的,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去做數據分析。 國科微從系統角度看問題,在存儲內放入AI,就必須要讓系統和存儲合作,比如由系統告知存儲更多數據的信息。現在AI算法,大部分都是公開的,工具、芯片架構是開源的,但小芯片有成本、計算力、功耗等限制,難度比較大,所以要從系統角度看芯片設計,讓AI在智能存儲中落地。 對于存儲控制芯片而言,企業級和消費級對芯片的要求不同,消費級看的是超低功耗、高性能以及價格優勢。企業級相對而言,性能要求更高,包括前端使用的接口、最大的帶寬、時延、隨機數據的IOPS,對數據的可靠性、一致性等。企業級常見的概念就是端到端數據校驗,數據在每一端、每一段的存儲控制部分都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企業級越往上走,要求的容量越大,所以消費級和企業級這兩部分的設計原則和起點是不同。 國科微目前消費類市場的芯片在陸續量產,2018年取得不錯的銷量。行業級市場芯片也已大規模量產,并完成與龍芯、飛騰、銀河麒麟、中標麒麟等國產軟硬件的全面適配,廣泛應用于聯想、長城、浪潮、同方等國內大型整機廠商。后續還將研發針對大型數據存儲的芯片,最大容量可達8-16T。2018年,國科微已經和海外消費類一線品牌競爭,2019年將會延續這樣的趨勢,爭取在消費類市場、行業市場的出貨量都能更上臺階。國科微要做出國內乃至國際領先的存儲控制器產品,就需要在技術、人才等方面和國外做無差別的對接,用國際化的發展理念打造出更好的產品。 查詢進一步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 http://www.goke.com/index.php?g=home&m=news&a=show&id=79。(Lisa WU, 365PR Newsw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