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通社,1月26日訊】汽車網聯化、智能化的發展勢頭正猛,備受關注。作為技術體系相對成熟且產品差異化顯著的部分,智能座艙已成為主機廠和汽車零部件企業競相投資和建設的重點領域。在這其中,智能座艙軟件的豐富程度、性能優劣以及創新性,成為決定產品差異化的關鍵因素。 在此背景下,IDC于近日發布了《智能座艙軟件市場研究,2023——大模型、體驗感成為應用軟件市場發展關鍵》(Doc #:CHC50352923,2023年12月)研究。對中國智能座艙軟件的前沿技術和產品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全面梳理了市場結構、關鍵市場趨勢以及典型的技術提供商。IDC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市場呈現以下趨勢: 大語言模型實現突破,驅動車載語音向智能化、個性化升級 根據IDC研究,2023年語音交互功能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已經超過80%。隨著增量市場空間被逐步覆蓋,進一步拓展存量市場份額將是未來語音技術提供商的發展主題。語音語義技術在不斷向響應更快速與準確演進,同時追求服務的個性化、智能化、場景化也成為了新的發展目標。技術提供商通常從軟硬結合及軟件算法兩個層面進行產品能力的提升。 體驗感成為新的關鍵詞,渲染引擎助力交互3D化 隨著車載娛樂信息系統以及車輛或行駛信息顯示系統的不斷豐富,車端需要向駕駛員和乘客呈現的內容也隨之顯著增加。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將內容從傳統的2D形式向更具沉浸感的3D形態轉變已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利用車端或云端的3D渲染能力,結合交互系統、HUD等設備,能夠為駕乘人員帶來更加出色的體驗感,并助力車企樹立差異化、個性化的品牌形象。目前,技術提供商已開始為主機廠提供相關服務,通過渲染引擎與定制化開發的結合,為各類場景提供解決方案,如地圖導航或輔助駕駛的可視化、車載游戲、3D車況展示等。 觸覺系統有望成為新一代重要的車載交互軟件 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多感官交互體驗正逐漸成為車內配置的新潮流;谝曈X和聽覺的用戶體驗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觸覺軟件開始成為技術提供商和OEM廠商探索的新領域。觸覺系統潛在的應用方向包括: (1)駕駛安全類:通過在方向盤上集成觸覺反饋技術,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為駕駛員提供警示,例如車道偏離、前方碰撞等。此外,對于某些特定用途的車輛,如領導車等不適合使用語音交互的場合,觸覺反饋提供了一種不打擾駕駛員的通信方式。 (2)駕乘體驗類:通過在座椅上配置觸覺反饋技術,能夠進一步提升娛樂系統為用戶帶來的體驗感,從而有助于娛樂系統廠商提高營銷效果和用戶滿意度。 推薦引擎助力智能運營 當前,豐富的網聯數據與車輛埋點數據沉淀了海量的數據基礎,結合智能決策等推薦引擎,能夠形成主動向駕乘人員推薦個性化服務的新模式。具體而言,推薦引擎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將這些習慣轉化成算法可識別的個性化數據,聯動第三方網聯數據,能夠實現實時數據驅動閉環,從而主動為用戶提供基于場景化的個性化服務。當前,基于場景化的個性服務可用于個性化娛樂軟件推薦、場景化車控、智能化出行(選擇餐廳、選擇 充電站)等服務。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洪婉婷表示,依賴智能座艙軟件打造汽車差異化已經成為汽車智能化、軟件定義汽車浪潮下的重要方向。綜合利用交互軟件、推薦引擎將有助于主機廠快速形成具有品牌調性的產品。在部署新技術、新產品的同時,關注技術可能帶來的算力和成本挑戰,以及新興技術當前仍然面臨的性能問題和潛在優化方案都是必不可少的。 查詢進一步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 http://www.idc.com.cn,或發email至frankwang@idc.com。(Robin Zhang,產通數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