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低他們,拉高他們”雖是一句足球口號,但形象描述了比亞迪目前的雙管齊下戰略——以席卷全球汽車世界之勢,用創新打擊傳統汽車制造商。 今年2月,比亞迪推出了售價23.6萬美元的“跳舞(dancing)”電動超級跑車和一款售價僅1.1萬美元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這兩款車從表面上看沒有什么不同,但匯聚了比亞迪在電池方面的技術實力、低成本開發能力和大規模生產新電池的創新力。 以美國汽車制造巨頭通用汽車公司為例,該公司正竭力將其NCM電池和電動汽車推出工廠。相比之下,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支持的比亞迪在2023年銷售的電氣化汽車比任何全球汽車制造商都多,銷售了160萬輛電動汽車和14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特斯拉仍然吹噓純電動汽車銷量更高,超過180萬輛。) 其他電動跑車、超級跑車或超級跑車都依賴某種形式的高鎳NCM電池,而947千瓦的仰望U9采用比亞迪成熟的磷酸鐵鋰(LFP)“刀片”電池。目前,比亞迪FinDreams部門建造的LFP電池已經吸引了特斯拉、福特和現代等全球客戶,被電池的熱穩定性和廉價的化學成分所吸引,因為這既不需要昂貴的鈷,也不需要背中非采礦的道德包袱。 目前,像比亞迪和寧德時代(CATL)這樣的中國公司正在主導LFP市場和供應鏈。但這項技術本身可以追溯到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和已故的諾貝爾獎得主約翰·古德諾(John Goodenough),他幫助開創了當今電動汽車領域最熱門的化學技術。 一場由比亞迪發起的電池技術競賽 比亞迪U9超級跑車的起步價為23.6萬美元(僅針對中國市場),這可能會讓法拉利(Ferrari)感到臉紅,更不用說克羅地亞(Croatia)的布加迪瑞馬克(Bugatti Rimac)和價值220萬美元的瑞馬克Nevera hypercar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其規模適中、節省成本的80千瓦時LFP電池組。這個價格顯然為更雄心勃勃的技術節省了資金。U9的Disus X系統集成了主動減震器、空氣彈簧和液壓裝置,以控制車身沿多個軸的運動,為高性能操控和未來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奠定了基礎。 U9是緊隨U8之后推出的,聲稱U9的最高時速達到309公里(192英里/小時),在不到2.4秒的時間內快速達到100公里/小時。理論上,可以在10分鐘內將磷酸鐵鋰電池充至30%至80%,但由于最強大的公共充電器的工作功率接近300千瓦,這一說法將取決于下一代超快充電器。 神奇的是,這款833千瓦(1,200馬力)的比亞迪U8 SUV據稱緊急情況下能在水上漂浮長達30分鐘,并以近3公里/小時的速度攪動液體以逃離。 當下,即使是中國公司也無法逃脫一場全球價格戰,這場戰爭使汽車制造商在電池、電機和制造方面競相節省成本。借鑒特斯拉的做法,比亞迪正在利用其電池和制造專業知識向競爭對手施壓。比亞迪推出了新版本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Plus DM-i,價格比上一代車型低20%。最新款秦Plus在起價為人民幣79,800元(合11,100美元),將低于豐田卡羅拉(Corolla)等熱門汽油動力車型的價格。 比亞迪誓言:價格將使汽油車商顫抖 比亞迪于2023年4月在中國推出了微型轎車海鷗,到年底售出了驚人的20萬輛。這款車型在美國的售價約為11,500美元,通過高度垂直集成和LFP電池降低了成本。海鷗只有大約75馬力,并不是為滿足美國標準而設計的,但充電一次可行駛約402公里(250英里),價格不到美國任何電動汽車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第一家鈉離子電池工廠最近破土動工。這是一家投資14億美元的工廠,計劃年產能為300億瓦時。就像之前的LFP一樣,不久前人們還對鈉離子電池不屑一顧。這種情況很快就改變了。這種豐富的堿金屬售價不到鋰價的5%,盡管缺乏供應鏈和制造規模仍構成挑戰。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無法與鋰離子電池相提并論,而且其生命周期和寒冷天氣下的運行狀況歷來不佳,但中國公司表示這一切都在改善。優點包括出色的熱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消除有毒和昂貴的鋰、鈷、銅或鎳。 分析師認為,比亞迪可能會在前面提到的海鷗上推出首款鈉離子電池。比亞迪的競爭對手、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CATL表示,它已經開發出一種將鈉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結合在一個電池組中的方法,既利用了鋰的高能量密度,又利用了鈉的低價格和低溫性能。 盡管具有潛在優勢,比亞迪尚未進入美國市場,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政府首次對中國汽車征收25%的關稅。據《紐約時報》報道,拜登總統于2024年2月29日將國家安全問題置于現有貿易壁壘之上。正采取行動阻止聯網的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理由是間諜軟件可能會給美國帶來潛在的國家風險。 不過,比亞迪北美高管堅稱“沒有向美國出口汽車的計劃”,盡管公司正研究在墨西哥開設工廠的可行性。但比亞迪已在澳大利亞站穩腳跟,并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這引發了歐洲各國政府和潛在競爭對手的擔憂。比亞迪在巴西和墨西哥也有少量銷售。隨著中國制造、售價約3.5萬美元的沃爾沃EX30即將在美國上市,IEEE Spectrum分析師和大多數汽車制造商認為,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令人擔憂的是,在低成本勞動力的推動下,中國汽車將以極具吸引力的低價技術壓倒競爭對手,甚至連特斯拉也無法比擬。埃隆·馬斯克本人也敲響了警鐘,呼吁對中國汽車實施嚴格的貿易壁壘。但是,對于美國汽車制造商來說——包括盈利的特斯拉以及尚未破解電動汽車賺錢密碼的福特和通用汽車,是時候停止指責并開始參與競爭了。(來源:IEEE Spectrum;編譯:鐠元素;發行:產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