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通社,4月6日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Microelectronic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官網消息,由國內頂級創新組織平臺--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大聯盟)組織召開的“2021集成電路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交流會”3月20日舉行,國家02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原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獲頒第四屆“IC創新獎”之“產業創新突出貢獻獎”。該獎項重點表彰在集成電路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產業鏈合作及創新發展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本次葉甜春總師獲獎原因是他帶領02專項總體組為專項實施及國家集成電路制造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專家簡介 大會頒獎材料中指出:葉甜春是我國集成電路制造領域主要領軍人之一,長期堅持在一線從事創新研究工作,成果豐碩。2008年8月,時任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的他被國務院任命為國家02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十余年來,他作為技術總師主持國家02專項攻關,在極其薄弱的基礎上,帶領專家組聚焦國家戰略急需,整體設計、長遠布局、重點突破、構建體系。提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用戶考核制”、“知識產權指導下的研發戰略”等創新組織思路,并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產學研資源,開展系統性攻關創新實踐,為新型舉國體制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認真貫徹執行做出了重大貢獻。經過12年艱苦努力,02專項引領我國集成電路制造產業鏈填補了大片空白,構建起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凝聚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創新大軍,制造工藝取得長足進步,封裝技術從低端邁入高端,關鍵裝備和關鍵材料從無到有,產業鏈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行業競爭格局深刻改變,為當前應對嚴峻的國際競爭博弈奠定了堅實的底氣和根基。  集成電路制造技術代表著當今世界微細制造的最高水平,集人類超精細加工技術之大成,是全球高科技國力競爭的戰略必爭制高點。集成電路產業成為影響國家經濟、政治、國防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其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長期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限制,且問題日益凸顯。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對集成電路產品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從2006年開始超過石油成為我國最大宗進口產品,2013年至今每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  為實現集成電路制造自主創新發展,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02專項)作為16個重大專項之一,于2008年開始啟動實施。02專項由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牽頭組織實施,葉甜春任專項技術總師,中科院微電子所作為專項重要的創新組織平臺之一支撐專項實施。     聯系專家 查詢進一步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 http://www.ime.cas.cn。(張怡, 產通發布)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