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通社,4月11日訊】經濟危機中,企業如何突出?是創新求變,還是墨守成規。從第73屆中國電子展中可以看出,企業們選擇了前者!中國電子第一展——中國電子展第73屆展會暨2009中國國際數碼通信展于9-1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展會的參展商以中國本土企業為主,臺灣地區集中亮相,韓國企業以“韓國(KOREA)共同展廳”的形式參加。
4個展館中,特裝展臺并不太多,但是樸實的展臺,專業的介紹無不顯示出全球經濟危機下中國電子企業的睿智和成熟,他們并沒有因為出口訂單的下滑而退縮,而是把握政府擴大內需的指南針,根據技術趨勢和行業市場需求變化,審時度勢地推出一系列新業務,把平凡的產品、平凡的業務做成不平凡,這就是創新!例如,與“魚”共舞的報關專家——華富洋的供應鏈管理業務。
深圳特區報資料顯示,華富洋2008年在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市場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下,其營業額仍保持高速增長,截止2008年11月,繳稅8億多元,營業額約50億元。在2007年,華富洋公司營業額約40多億元,海關繳稅6.2億元,在深圳海關排名第17位,文錦渡海關排第3名。
今年3月,華富洋由原來的深圳市華富洋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式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華富洋供應鏈有限公司。3個字的變更,表明華富洋的業務已經從收貨驗貨、報關,延伸到運輸、倉儲、配套、分發、資金運作等方面,并致力于打造元器件供應鏈的全方位物流服務。
了解深圳報關行業的人都知道,深圳賽格集團(Shenzhen Electronic Group,SEG)初期的業務也是代理報關,先是為國有企業報關,稍后擴展到三資企業,也是與“魚”共舞。隨著小魚變大魚,大魚成大鱷,SEG的業務也在一步步的擴展和創新,并發展成今天的企業航母。
試想一下,如果SEG當初不蛻邊,今天可能因為沒有魚吃已經餓成“蝦米”了,或許早就被華富洋當魚吃掉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