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級LED能夠提供通用照明應用所要求的亮度、效率、壽命、色溫和白點穩定性(white-point stability),能夠極大地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本文介紹了采用大功率LED的照明應用設計的6個基本步驟:
(1)確定照明需求;
(2)確定設計目標;
(3)估計光學系統、熱系統和電氣系統的效率;
(4)計算需要的LED數量;
(5)考慮所有設計可能并選擇最佳設計;
(6)構建和評估原型照明。
雖然案例面向室內設計,但是所描述的方法適合所有LED照明應用。本文的其余部分依次討論這些設計步驟。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些設計概念,本文給出了一個LED照明取代23W CFL嵌頂燈的計算例子。本設計步驟不僅針對本例,對所有類型照明都可重復使用。
步驟三:估計光學系統、熱系統和電氣系統的效率
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參數之一是,需要多少個LED才能滿足設計目標。其他的設計決策都是圍繞LED數量展開,因為LED數量直接影響光輸出、功耗以及照明成本。查看LED數據手冊(data sheet)列出的典型光通量(typical luminous flux),用該數除設計目標流明,這種方法很誘人。然而,此方法太簡化了,依此設計將滿足不了應用的照明要求。
LED的光通量依賴于多種因素,包括驅動電流(drive current)和結溫(junction temperature)。要準確計算所需要的數量,必須首先估計光學、熱學和電氣系統的無用效率(inefficiencie)。以前原型機設計的個人經驗,或者本文提供的例子數量,都可以作為指南來估計這些損失。本節對估計這些系統損失的過程進行簡述。
1、光學系統效率
通過考察光損失估計光學系統的功效。要估計的兩種主要的光損失源為:
(1)次級光學器件
次級光學器件(secondary optics)是不屬于LED本身的所有光學系統,如LED上的透鏡或擴散片。與次級光學器件相關的損失,根據使用的特定元件的不同而變化。通過各次級光元件的典型光學效率在85-90%之間。
(2)燈具內的光損失
當光線在到達目標物之前,打到燈具罩上時,就產生了燈具光損失。某些光被燈具罩吸收,有些則反射回燈具。固定物的效率由照明的布局、燈具殼的形狀及燈具罩的材料決定。
LED光具有方向性,可達到的效率比全方向照明(omni-directional light)可能達到的要高得多。
對示例中的照明,如果照明需要次級光學器件,則只存在次級光損失。次級光學器件的主要目的是改變LED的光輸出圖像。將Cree XLamp XR-E LED的光束角度與目標燈具的光輸出圖像進行比較,發現裸LED的光束角度與目標燈具的非常相似,所以不需要次級光學器件。因此,對本示例照明,不存在次級光學器件引起的光損失。
要計算本CFL示例的燈具損失,我們假定燈具反射杯的反射率為85%,60%的光將打到反射杯上。因此,光學效率為:
Optical Efficiency
= (100% x 40%) + (85% x 60%)
= 91%
2、熱損失
LED的相對通量輸出(relative flux output)隨著結溫的上升而降低。大多數LED數據手冊都列出了25℃下的典型光通量值,而大多數LED應用都工作于較高的結溫。當結溫Tj > 25℃時,光通量肯定比LED數據手冊給出的值有所降低。
LED數據手冊中有一個曲線,給出了相對光輸出與結溫的關系。對本CFL示例,其照明只是為屋頂通風的商業建筑設計的。本設計基于所列的設計目標,對光輸出、功效和使用壽命的優先次序進行了劃分。
XLamp XR-E LED額定為5萬小時后提供平均70%的流明維持率,結溫保持在80℃或以下。因此,CFL示例的最高合適結溫為80℃。對應的最小相對光通量為85%。這里85%相對光通量是對本例照明熱功效估計的值。
3、電氣損失
LED驅動電子設備將可用功率源(如墻體插座交流電或電池)轉換成穩定的電流源。這一過程與所有電源一樣,效率不會達到100%。驅動器中的電氣損失降低了總體照明效能,因為發熱浪費了輸入功率,而沒有用在發光上。在開始設計LED系統時,就應考慮到電氣損耗降低了總體擁有成本(TCO)。
全世界有200億以上的燈具使用白熾、鹵素或熒光燈。其中許多燈具用作方向照明,但都是采用在所有方向發光的燈。美國能源部(DOE)稱,在新住宅建筑里,嵌頂燈是安裝最普遍的照明燈。此外,DOE報告稱,采用非反射燈的嵌頂燈對于室內應用,驅動器效率87%的估值很好。室外用或非常長的使用壽命的驅動器,效率可能要低一些。
閱讀詳細指南,請訪問http://www.cree.com/products/pdf/LED_Luminaire_Design_Guid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