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足宏蜂窩基站性能要求的前提之下,集成度究竟能夠達到多高? 工藝技術仍然限定某些重要的功能部件必須采用特殊工藝來制造:在射頻(RF)領域采用GaAs和SiGe工藝,高速ADC采用細線CMOS工藝,而高品質因數(High-Q) 濾波器則無法采用半導體材料很好地實現。此外,市場對于提高集成度的需求并沒有停止。
考慮到上述問題,凌力爾特決定采用系統級封裝(SiP)技術來開發占板面積約為1/2平方英寸(僅剛剛超過3cm2)的接收器。接收器的邊界處有50Ω RF輸入、50Ω LO輸入、ADC時鐘輸入及數字ADC輸出。該邊界留待增加低噪聲放大器(LNA)和RF濾波,用于輸入、LO和時鐘發生,以及數字輸出的數字處理。在15×22mm封裝內是一個采用SiGe高頻組件、分立無源濾波和細線CMOS ADC的信號鏈路。
本文將對LTM9004微型模塊(µModule)接收器(一款直接轉換接收器)進行設計分析。
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是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上行鏈路頻分雙工(FDD)系統,特別是處于工作頻段I的中等覆蓋范圍基站(詳見3GPP TS25.104 V7.4.0規范)。對于接收器而言,靈敏度是一個主要的考慮因素,輸入信噪比(SNR)為-19.8dB/5MHz時,所要求的靈敏度≤-111dBm。這意味著接收器輸入端的有效噪聲層必須≤-158.2dBm/Hz。
設計分析:零IF或直接轉換接收器
LTM9004是一款采用了I/Q解調器、基帶放大器和雙通道14位125Msps ADC的直接轉換接收器。LTM9004-AC低通濾波器在9.42MHz頻率下具有一個0.2dB的拐角,從而允許4個WCDMA載波。LTM9004可與RF前端一起使用,構成一個完整的UMTS頻段上行鏈路接收機。RF前端由一個雙工器以及一個或多個低噪聲放大器(LNA)和陶瓷帶通濾波器組成。為最大限度地減低增益和相位失衡,基帶鏈路采用了一種固定增益拓撲結構。因此,在LTM9004之前需要布設一個RF可變增益放大器(VGA)。

LTM9004微型模塊(µModule)接收器評估板。
考慮到RF前端的有效噪聲影響,由LTM9004所引起的最大可容許噪聲必須為-142.2dBm/Hz。LTM9004的典型輸入噪聲為-148.3dBm/Hz,由此計算出的系統靈敏度為-116.7dBm。
通常,此類接收器可受益于ADC之后的某些數字化信號之DSP濾波。在這種情況下,假設DSP濾波器是一個具有α=0.22的64抽頭RRC低通濾波器。為了在出現同信道干擾信號的情況下工作,接收器在最大靈敏度下必須擁有足夠的動態范圍。UMTS規范要求最大同信道干擾為-73dBm。請注意,對一個具有10dB峰值因數的已調制信號而言,在LTM9004的IF通帶之內,-1dBFS的輸入電平為-15.1dBm。在LTM9004輸入端,這相當于-53dBm,或者-2.6dBFS的數字化信號電平。
當RF自動增益控制(AGC)設定為最小增益時,接收器必須能從手機中解調出預計所需的最大信號。這種要求最終將LTM9004必須提供的最大信號之大小設定在-1dBFS或其以下。規范中所要求的最小路徑損耗為53dB,且假定手機的平均功率為+28dBm。那么在接收器輸入端,最大信號電平即為-25dBm。這等效于-14.6dBFS的峰值。
UMTS系統規范中詳細說明了幾種阻斷信號。在存在此類信號的情況下只允許進行規定了大小的減敏,靈敏度指標為-115dBm。其中的第一種是一個相距5MHz的相鄰信道,其電平為-42dBm。數字化信號電平的峰值為-11.6dBFS。
DSP后處理將增加51dB抑制,因此,這個信號在接收器輸入端相當于一個-93dBm的干擾信號。最終的靈敏度為-112.8dBm。
而且,接收器還必須與一個相隔≥10MHz的-35dBm干擾信道競爭。μModule接收器的IF抑制將使這個干擾信道衰減至相當于峰值為-6.6dBFS的數字化信號電平。經過DSP后處理,其在接收器輸入端上相當于-89.5dBm,最終的靈敏度為-109.2dBm。另外,還必須考慮到帶外阻斷信號,但這些帶外阻斷信號的電平與已經討論過的帶內阻斷信號相同。
在所有這些場合中,LTM9004的-1dBFS典型輸入電平均遠遠高于最大預期信號電平。請注意,已調制信道的峰值因數將大約在10dB-12dB,因此,在LTM9004的輸出端上,其中最大的一個將達到約6.5dBFS的峰值功率。
最大的阻斷信號是-15dBm連續波(CW)音調 (超過接收頻段邊緣≥20MHz)。RF前端將對這個音調提供37dB抑制,因此,它出現在LTM9004的輸入端時將為-32dBm。此時,這種電平值的信號仍然不允許降低基帶μModule接收器的靈敏度。等效的數字化電平峰值僅為-41.6dBFS,因此對靈敏度沒有影響。
另一個不想要的干擾信號功率源來自發送器的泄漏。因為這是一種FDD應用,所以此處描述的接收器將與一個同時工作的發送器相耦合。該發送器的輸出電平假定為≤+38dBm,同時“發送至接收”的隔離為95dB。那么,在LTM9004輸入端上出現的泄漏為-31.5dBm,相對于接收信號的偏移至少為130MHz。等效的數字化電平峰值僅為-76.6dBFS,因此不會降低靈敏度。
直接轉換架構的一個挑戰是二階線性度。二階線性度不理想將允許任何期望的或不期望的信號進入,這將引發基帶上的DC失調或偽隨機噪聲。如果這種偽隨機噪聲接近接收器的噪聲電平,那么上面詳細討論過的那些阻斷信號將降低靈敏度。在這些阻斷信號存在的各種情況下,系統規范都允許靈敏度降低。按照系統規范的規定,-35dBm阻斷通道可以使靈敏度降至-105dBm。如上文中看到的那樣,這種阻斷信號在接收器輸入端上構成了一個-15dBm的干擾信號。LTM9004輸入所產生的二階失真大約比熱噪聲低16dB,結果,預測的靈敏度為-116.6dBm。
-15dBm的CW阻斷信號還將導致二階分量;在這種情況下該分量是一個DC失調。DC失調是不希望有的,因為它減小了A/D轉換器能夠處理的最大信號。一種減輕DC失調影響的可靠方法是,確保基帶μModule接收器的二階線性度足夠高。在ADC的輸入端,由于這一信號所產生的預測DC失調<1mV。
請注意,系統規范中并不包括發送器泄漏。所以,因這一信號產生的靈敏度下降必須保持在最低限度。發送器的輸出電平假定為≤+38dBm,與此同時,“發送至接收”隔離為95dB。LTM9004中產生的二階失真導致的靈敏度損失將<0.1dB。
在規范中對于三階線性度僅有一個要求。這是在存在兩個干擾信號的情況下,靈敏度不得降至低于-115dBm。這兩個干擾信號是一個CW音調和一個WCDMA信道,它們的大小均為-48dBm。這些干擾信號均以-28dBm的大小出現在LTM9004的輸入端。它們的頻率與期望的信道相隔10MHz和20MHz,因此,三階互調分量將位于基帶上。此時這個分量仍然以偽隨機噪聲的形式出現,因而致使信噪比降低。LTM9004中產生的三階失真比熱噪聲層大約低20dB,預計的靈敏度下降值<0.1dB。
測量性能
通過采用評估板,LTM9004-AC獲得了優異的測試結果。測試裝置包括兩個用于RF和LO的Rohde & Schwarz SMA 100A信號發生器以及一個用于ADC時鐘和TTE嵌入式濾波器的Rohde & Schwarz SMY 01發生器。
采用5V和3V電源時,LTM9004-AC的總功耗為1.83W。其AC性能包括72dB/9.42MHz SNR和66dB SFDR。
結論
LTM9004不但擁有UMTS基站應用所需的高性能,而且還提供了對于緊湊型設計而言必不可少的小尺寸和高集成度。通過運用SiP技術,這款μModule接收器可采用以最優工藝(SiGe、CMOS)制作的組件及無源濾波器元件。(作者:Douglas Stuetzle,高級模塊設計工程師;Todd Nelson,模塊開發經理,凌力爾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