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通社,10月11日訊】自從ChatGPT引爆全球,AI大模型就成為風投追逐的風口。然而,經(jīng)過近兩年的發(fā)展,AI大模型仍處于技術競賽中,在收入方面乏善可陳。 10月8日,在遇見北大·預見AI獨角獸高峰論壇上,賽富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北大基金會投委會理事閻焱表示,“AI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技術和社會革命,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但它必定也伴隨著巨大的市場泡沫,在我現(xiàn)在看來滿眼都是泡沫。” 雖然AI大模型仍處于早期階段,沒有跑出可持續(xù)盈利的商業(yè)模式,但閻焱很看好AI未來的前景。他認為,AI帶來的機遇會大于互聯(lián)網(wǎng),并非?隙,未來任何符號處理或者重復性的工作都將被替代。 在他看來,to B領域,AI大模型的應用應該最多,包括軟件工程師、市場營銷、金融、制藥等場景都會有AI的身影;至于to C方面,應用場景包括個人助理和教育培訓等。以教育培訓為例,將來很多教授可能會失業(yè),網(wǎng)上會有國際上最好的課程。 對于年輕人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選擇,閻焱認為,所有與情感創(chuàng)作相關的工作都是安全的,如果要創(chuàng)業(yè),還可以做一些情感相關的工作,或者做一些創(chuàng)作相關的東西,這樣更安全。 上述判斷背后,主要來自閻焱對AI大模型本身的理解。 閻焱表示,AI很早就有了,1956年麥卡錫、明斯基、羅切斯特和香農(nóng)共同發(fā)起了“達特茅斯夏季討論會”,第一次提出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把它作為一門新的學科。2017年Google發(fā)表了一項特別重要的有關Transformer的大語言模型的論文,做了兩件事,一個是概念的向量化,另外一個是關系,就把多元的關系結合起來做并行處理。 這直接導致高階相關性問題的出現(xiàn),閻焱進一步解釋,“現(xiàn)在ChatGPT4大概有150萬個token,它大概能夠形成1.8萬億的參數(shù),人類認知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元的,只有極少數(shù)的聰明人能夠到二階,Transformer能做到把這一本書喂進去以后,每一個字與另外一個字之間的關系都知道,基本上沒有人類的智力能達到。” 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AI大模型的智能屬性,才能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fā)揮效用,甚至于,AI大模型被稱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不過,它是理性和邏輯的產(chǎn)物,ChatGPT到今天沒有主體意識。 ChatGPT沒有主體、沒有意向,人是有意向、有情感的,所以今天計算機AI最適合做我們的助理。將來在to C的時候,計算機應用最大的就是digital supertwin,即數(shù)字自我。 換言之,AI大模型跟人類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沒有自我。(來源:張底剪報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