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社會各界和消費者關注的手機充電器及其接口標準日前正式獲得信息產業部批準發布,該標準的正式名稱為:“移動通信手持機充電器及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標準編號為:YD/T1591-2006。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目前我國國內手機用戶已經超過了4億,更換手機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的社會行為,更換的周期大大的縮短,每年更換手機的用戶則達到1億部左右。而更換手機的同時由于手機與充電器的接口僅適用于原型號或原品牌,由此就出現用戶手中保留了大量閑置充電器的現象,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和生活環境的污染。
信息產業部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對此問題非常重視,組織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和眾多手機、充電器生產廠家歷經兩年時間,在大量調研、科學論證以及周密試驗的基礎上,于近日制定完成了通信行業標準“移動通信手持機充電器及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該標準的制定,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標準實施后,消費者在更換手機時不必再次購買充電器,同一個充電器可以為不同型號的手機充電,使用隨手機附帶的充電連接線纜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上的USB接口給手機充電。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手機的消費成本,并且得到了更加便利的使用效果。
2、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如果不做標準化,每生產一部手機都需要生產一個充電器,手機和充電器搭配銷售,隨著手機更新換代加快,大量消耗了社會資源。按照每年有1億用戶更換手機來計算,每年將新增1億個充電器,若按每個充電器10元人民幣計算,一年所產生的成本為10億元。根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今年1-9月份我國手機產量是3.317億部,大家可想而知,造成的資源浪費何等驚人。充電器接口統一后,手機生產與充電器生產不必同步,用戶更換手機時就不需再更換充電器,而充電器的正常使用壽命至少為3年,這就意味著我國的充電器生產總量將大幅度減少,為國家和社會節約大量材料資源。
3、減少廢棄電子產品對生存環境污染的風險
廢棄的大量充電器不僅會涉及處理成本的問題,而且還可能增加環境污染的風險。在充電器的組成部分中,含有很多金屬和化學物質,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處理,經過長期的氧化和分解之后,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給我們的生存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手機充電器總產出量的減少,可大幅度地降低手機充電器對環境污染的風險。
《移動通信手持機充電器及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是集科研單位、手機設計制造、充電器設計制造企業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具有很好的可實現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特征和優勢在于:
(1)用廣泛通用的USB A系列(普通USB)接口,可實現一線多用,不僅可用于充電,還可用于數據傳輸,可通過電腦的USB接口實現臨時充電,十分方便;
(2)統一的USB接口放在充電器一側,通過電纜連接到手機上,手機與連接電纜的接口由企業自行設計,這樣的標準化方式利于手機外觀及數據接口的個性發展,既解決了充電通用化、環保和節約資源的問題又不影響手機的設計和發展;
(3)標準還對充電器的節能、可靠性等提出了要求,使消費者使用過程中能省電、節約、可靠性高,提升了充電器的技術性能;
(4)標準對充電器以及手機充電模式的安全性作了嚴格規定,以保證使用安全;標準還妥善考慮了按新標準生產的手機及其連接線與電腦連接、以及與已經銷售的手機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作為該標準的系列標準“手機車載充電器及接口標準”也將在其后不久制定完畢,使手機可以在汽車上很方便地進行充電。該標準的技術內容并不多,但是它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國率先提出的這一標準將對該方面國際標準的形成、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