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中國液晶產業年度綜合報告2005-2006》報告摘要
易觀發現
TFT-LCD上游材料嚴重滯后
·TFT-LCD上游材料液晶、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等基本都從國外進口,成本較高,已經成為制約TFT-LCD面板業的關鍵因素之一。
·日本產業日漸衰退,但仍掌握著關鍵材料制造技術和設備,一些高端的、不易被制造的液晶面板所需關鍵電子材料仍主要掌握在其手中,日本正利用這一優勢分割中國液晶顯示產業的蛋糕。
·韓國技術進步最快,在某些領域已經超過日本,并正在向全球市場擴張,三星和LG Philips兩大廠商在全球市場遙遙領先。中國內地只有京東方和上廣電兩條TFT-LCD五代生產線,但由于上游關鍵原材料基本都被日本以及我國臺灣所掌握,不得不采取與上游原材料生產企業結盟的手段以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
TFT-LCD四大應用領域都有增長,液晶電視增長顯著
·2005年,全球桌面液晶顯示器用TFT-LCD增長13%,17寸已經成為主流產品,未來幾年將保持14%-18%的增長速度。
·2005年,全球液晶電視用TFT-LCD增長119%,液晶電視對液晶面板需求將集中在大尺寸產品上。目前32英寸以上產品較受歡迎,預計到2007年,隨著7代及以上面板順利投產,37英寸以上產品可能會成為主流。
·2005年,全球筆記本電腦用TFT-LCD增長22.4%,2006~2009年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16%,明顯高于整個PC行業的增速。筆記本電腦需要隨身攜帶的特性意味著不適合配置太大尺寸的顯示屏。我們認為未來幾年12~17英寸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仍是主流,3~5代線仍有較大生命力。
·2005年,全球手機用TFT-LCD增長25.30%,LCD用在中小屏幕上主要是手機和數碼相機,其中手機占82.5%,數碼相機占7.5%,2004年全球手機市場規模高達6億部以上,加上2005年仍以近10%幅度向上成長,市場銷量將可接近7億部,以每只手機至少需要一片以上顯示屏來看,手機無疑是中小尺寸面板最大潛在市場。
北京、上海液晶產業基地雛形形成
·以五代線京東方為中心的北京產業基地和以五代線上廣電、四代半線上海天馬微電子為中心的上海產業基地雛形已經基本形成,并吸引上游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等廠家在附近投資建廠。
·《上海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行動方案》中,平板顯示器(FPD)產業已被作為上海四大新興產業之一,《“十一五”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也將其作為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
·上海天馬投資建設的4.5代TFT-LCD項目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第一條專注于10.4 英寸以下中小屏的TFT生產線,產品市場定位于移動終端、車載顯示、工業儀表、便攜式DVD、游戲機等用液晶顯示屏及模塊,與5代以上生產線的大尺寸電腦、電視面板有著比較明顯的錯位,而且小尺寸面板市場競爭也沒有大尺寸的激烈。
TFT-LCD技術落后,受制于日韓
·在TFT-LCD產業鏈中,上游利潤較高,下游偏低,其中最大壁壘是TFT-LCD的技術與資金。中國TFT-LCD材料與設備關鍵技術基本空白,京東方和上廣電是從韓國、日本引進的5代線,雖已量產,但一些關鍵技術轉讓是分階段進行的,無疑受制于日、韓。
·專業人才無疑是消化和吸收技術并形成自主創新的執行者,我國內地急需TFT-LCD專業人才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
易觀建議
TFT-LCD材料企業應在國家支持下突破關鍵技術
·TFT-LCD成本中,5代線原材料成本已經占總成本60%以上,6、7代線更是逼近和超過70%,關鍵材料的國產化已經迫在眉睫。
·TFT-LCD液晶材料應重點研制低旋轉粘度的液晶材料,以加快液晶顯示器的響應速度。
·TFT-LCD玻璃基板突破應重點放在硼硅玻璃的產業化技術上,并要擁有部分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
·TFT-LCD彩色濾光片應以中小尺寸CF為突破口,在掌握了制造技術后再向5代以上CF邁進。
·TFT-LCD用偏光片應把研究重點放在寬幅高偏光度高透過率偏光片的產業化技術上。
謹慎投資6代線,重點吸收和消化5代線技術
·5代生產線主要是生產PC用屏,6代生產線和6代以上生產線主要是生產TV用屏。PC用屏的市場很大,而TV用屏具有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但由5代生產線跨越到6代生產線,由PC用屏制造跨越到TV用屏制造,無論對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風險,應謹慎對待。
·我國已鍵成5代生產線2條,但關鍵技術還未徹底消化,生產用關鍵材料技術還未突破,急需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在此基礎上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在5代線技術成熟條件下,資金和人才配備充足下,可以考慮引進6代線,畢竟6代線生產的大尺寸TFT-LCD面板瞄準近2年來發展速度在100%以上的液晶電視市場,擁有更大利潤空間。
產品市場定位要清晰,特性明顯,渠道建立十分關鍵
·上海天馬投資建設的4.5代TFT-LCD項目市場定位十分清晰,產品市場定位于競爭并不十分激烈的移動終端、車載顯示、工業儀表、便攜式DVD、游戲機等用液晶顯示屏及模塊上,采取差異化戰略,發展前景看好。
·針對不同用途,特性要突出,如:液晶電視屏,在產品技術如寬視角技術、快速響應技術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大尺寸TFT-LCD產品的客戶都是全球一流的IT廠商,被這些客戶認同也是重要的環節,而在產品質量保障的情況下,渠道建立就成為了最終致勝的關鍵。
報告精彩片段
3.2 LCD材料業
不同類型LCD中原材料占成本比例也不同,就只TFT-LCD而言,所屬代別不同,材料所占比重也不同,如第4代廠,原材料大約占60%左右成本,第5代廠,原材料大約占70%左右成本。TFT-LCD所需原材料主要有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液晶材料、偏光片、ITO導電玻璃等。
液晶材料是指在某一溫度范圍內,從外觀看屬于具有流動性的液體,但同時又具有光學雙折射性的晶體。目前國際上大的液晶材料生產廠商主要有三家,即德國的Merck公司、日本的Chisso公司和Rodic公司。我國內地企業還只能生產TN、STN液晶材料,高檔TFT液晶材料仍需要進口。
2003年,石家莊永生華清液晶有限公司(原石家莊實力克)、西安瑞聯等四家液晶材料企業共出售82噸左右液晶(含單體和混合液晶),基本能滿足國內TN、STN企業的需求。但由于TFT器件對材料性能要求更高、更嚴格,不僅要求混合液晶具有良好的光、熱、化學穩定性、高的電荷保持率和高的電阻率,還要求混合液晶具有低黏度、高穩定性、適當的光學各相異性和閾值電壓,因此,我國TFT 用液晶產業化還有一定困難。
4.2.1 桌面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隨著TFT-LCD技術進步和價格降低,個人和商用客戶紛紛用TFT-LCD替代CRT顯示器,現今,桌面顯示器是TFT-LCD面板的最大應用領域。
在液晶桌面顯示器中17寸是目前的主流產品,19寸的價格在大幅下跌后已經逼近17寸價格,在不久的將來有望取代17寸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15寸液晶在2005年迫于價格難以完全低價化,市場需求量逐步減少也就不足為奇。預計隨著電腦換代更新速度加快,桌面TFT-LCD銷售金額將保持穩步增長,未來幾年內將保持在14%-18%增長速度。
5.3 LCD面板價格走勢分析
大尺寸TFT-LCD市場在2004年中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嚴峻局面,導致整個產業的景氣度驟然下降。至2005年2月,大尺寸面板價格歷經半年多的時間跌幅高達五成。就在面板廠商叫苦不迭和消費者喜出望外之際,2005年第一季度部分面板價格卻悄然止跌,其標志是2005年2月三星率先上調17英寸顯示器面板價格,隨后臺灣五虎(友達、奇美、華映、彩晶、廣輝)也相繼跟進漲價。
15英寸和17英寸面板的市場平均報價一度回升到141美元和171美元,漲幅都超過了15%。整個產業景氣度提升很快,這種態勢一直維持到2005年前三個季度,四季度價格略有下跌,但跌幅不大。由于世界范圍內來看,由于LCD面板供過于求,2006年初價格會有小幅下跌。
《半導體-中國液晶產業年度綜合報告2005-2006》報告目錄:
1定義、原理及發展歷程
1.1 LCD定義及特點
1.2 LCD分類及工作原理
1.3 LCD發展歷程
2 LCD的宏觀環境分析
2.1中國LCD產業發展外部環境分析
2.2國家政策及發展規劃帶動作用
3 LCD產業鏈情況
3.1 LCD產業鏈概況
3.2 LCD材料業
3.3 LCD面板及模組業
3.4 LCD應用產品行業
4 LCD市場分析
4.1 LCD材料市場分析
4.2 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1桌面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2液晶電視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3筆記本電腦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4手機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5.LCD產業綜合分析
5.1 LCD制造工藝流程解析
5.2主要平板技術性能比較
5.3 LCD面板價格走勢分析
6易觀發現和易觀建議
6.1易觀發現
6.1.1 TFT-LCD上游材料嚴重滯后
6.1.2 TFT-LCD四大應用領域都有增長,液晶電視增長顯著
6.1.3北京、上海液晶產業基地雛形形成
6.1.4 TFT-LCD技術落后,受制于日韓
6.2易觀建議
6.2.1 TFT-LCD材料企業應在國家支持下突破關鍵技術
6.2.2 謹慎投資6代線,重點吸收和消化5代線技術
6.2.3 產品市場定位要清晰,特性明顯,渠道建立十分關鍵
附錄:易觀數據采集流程和方法論
1總體介紹
2消費者市場的研究方法
3不同類型企業市場的研究方法
4數據分析流程與方法
圖 目 錄
圖1-1 FPD分類中的LCD
圖1-2 TN-LCD液晶配列顯示原理圖
圖3-1 TFT-LCD產業鏈分布圖
圖3-2 TFT-LCD結構圖
圖3-3 LCD銷售收入份額組成
圖3-4 TFT-LCD按終端應用產品不同銷售金額構成比例
圖3-5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份額分布
圖4-1 30英寸LCD-TV與17英寸LCD顯示器主要原材料構成
圖4-2全球生產液晶驅動IC的生產企業及市場占有率
圖4-3背光源組件成本構成
圖4-4 2005年TFT-LCD應用結構
圖4-5 2003-2005TFT-LCD在桌面顯示器領域銷售金額及增長率
圖4-6 2003-2005TFT-LCD在液晶電視領域銷售額及增長率
圖4-7 2005中國市場Q1-Q4液晶電視銷售額(單位:萬臺)
圖4-8 2003-2005TFT-LCD在筆記本電腦領域銷售額及增長率
圖4-9 2003-2005TFT-LCD在手機領域銷售額及增長率
圖5-1 TFT- LCD的制造工藝流程圖
圖5-2用于顯示器不同尺寸TFT-LCD面板平均價格走勢(單位:美元)
圖5-3用于液晶電視不同尺寸TFT-LCD面板平均價格走勢(單位:美元)
表 目 錄
表1.1 LCD與CRT性能比較
表3-1中國TFT-LCD生產線
表3-2中國主要TFT-LCD后工序模塊(LCM)廠商在我國的分布
表4-1 2005年TFT-LCD材料年需求分析
表4-2上游原材料及零件組的主要供應商
表5-1主要顯示技術比較
1定義、原理及發展歷程
1.1 LCD定義及特點
1.2 LCD分類及工作原理
1.3 LCD發展歷程
2 LCD的宏觀環境分析
2.1中國LCD產業發展外部環境分析
2.2國家政策及發展規劃帶動作用
3 LCD產業鏈情況
3.1 LCD產業鏈概況
3.2 LCD材料業
3.3 LCD面板及模組業
3.4 LCD應用產品行業
4 LCD市場分析
4.1 LCD材料市場分析
4.2 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1桌面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2液晶電視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3筆記本電腦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4.2.4手機TFT-LCD面板市場分析
5.LCD產業綜合分析
5.1 LCD制造工藝流程解析
5.2主要平板技術性能比較
5.3 LCD面板價格走勢分析
6易觀發現和易觀建議
6.1易觀發現
6.1.1 TFT-LCD上游材料嚴重滯后
6.1.2 TFT-LCD四大應用領域都有增長,液晶電視增長顯著
6.1.3北京、上海液晶產業基地雛形形成
6.1.4 TFT-LCD技術落后,受制于日韓
6.2易觀建議
6.2.1 TFT-LCD材料企業應在國家支持下突破關鍵技術
6.2.2 謹慎投資6代線,重點吸收和消化5代線技術
6.2.3 產品市場定位要清晰,特性明顯,渠道建立十分關鍵
附錄:易觀數據采集流程和方法論
1總體介紹
2消費者市場的研究方法
3不同類型企業市場的研究方法
4數據分析流程與方法
圖 目 錄
圖1-1 FPD分類中的LCD
圖1-2 TN-LCD液晶配列顯示原理圖
圖3-1 TFT-LCD產業鏈分布圖
圖3-2 TFT-LCD結構圖
圖3-3 LCD銷售收入份額組成
圖3-4 TFT-LCD按終端應用產品不同銷售金額構成比例
圖3-5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份額分布
圖4-1 30英寸LCD-TV與17英寸LCD顯示器主要原材料構成
圖4-2全球生產液晶驅動IC的生產企業及市場占有率
圖4-3背光源組件成本構成
圖4-4 2005年TFT-LCD應用結構
圖4-5 2003-2005TFT-LCD在桌面顯示器領域銷售金額及增長率
圖4-6 2003-2005TFT-LCD在液晶電視領域銷售額及增長率
圖4-7 2005中國市場Q1-Q4液晶電視銷售額(單位:萬臺)
圖4-8 2003-2005TFT-LCD在筆記本電腦領域銷售額及增長率
圖4-9 2003-2005TFT-LCD在手機領域銷售額及增長率
圖5-1 TFT- LCD的制造工藝流程圖
圖5-2用于顯示器不同尺寸TFT-LCD面板平均價格走勢(單位:美元)
圖5-3用于液晶電視不同尺寸TFT-LCD面板平均價格走勢(單位:美元)
表 目 錄
表1.1 LCD與CRT性能比較
表3-1中國TFT-LCD生產線
表3-2中國主要TFT-LCD后工序模塊(LCM)廠商在我國的分布
表4-1 2005年TFT-LCD材料年需求分析
表4-2上游原材料及零件組的主要供應商
表5-1主要顯示技術比較
購買《中國液晶產業年度綜合報告2005-2006》,請訪問http://www.analysys.com.cn/main/gwc/gwc_wdgwc.php,或聯系易觀國際客戶服務:
專線:86-10-6468,9258/9259/9260
傳真:86-10-6466,7102/7103
電子郵件:cs@analysy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