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標簽價格和標準如何統一、顧客隱私如何保護等,但其向新應用的邁進是堅定不移的而且應用非常廣泛。RFID標準兩大陣營:歐美Auto-ID中心與日本T-engine論壇,技術標準各不兼容,同時兩大陣營都積極開展實驗,測試和應用。
RFID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標簽價格和標準如何統一、顧客隱私如何保護等,但其向新應用的邁進是堅定不移的而且應用非常廣泛。從全球范圍看,RFID標準還存在兩大陣營:歐美Auto-ID中心與日本T-engine論壇,兩者的技術標準各不兼容,同時兩大陣營都積極開展實驗,測試和應用。
在亞洲,日本無疑是RFID排頭兵。日本RFID標準是基于T-Engine論壇下屬的UID中心,T-Engin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嵌入式”、“實時”、“計算無處不在”的企業論壇。該論壇由坂村健自2002年6月成立,目前已經擁有294個成員,旨在推進T-Engine技術在全世界的普及。
由于美國EPC是從當年的條形碼技術發展而來,主要是為了提高在整個物流系統中的監控,提高供應鏈的反應速度,而日本的技術是希望能給每件物品都植入一個自己的“DNA”,從產品生產的最開始就實行管理。支持這一陣營的有大批日本電子廠商、信息企業和印刷公司等。日本UID標準和歐美的EPC標準在使用無線頻段、信息位數和應用領域等存在諸多差異。例如日本的RFID采用的頻段為2.45GHz和13.56MHz,歐美的EPC標準采用UHF頻段,如902MHz-928MHz;日本的電子標簽的信息位數為128位,EPC標準的位數為96位;日本的電子標簽標準可用于庫存管理、信息發送與接收以及產品和零部件的跟蹤管理等,EPC標準側重于物流管理、庫存管理等。
RFID的產品編碼的標準化,必須有在制造業、服務業和其它行業方面的應用,必須是在國際間有效的。需要注意的另一點是,現有的條碼和其它的編碼系統可能還會繼續使用。
日本將寄予很大希望的UHF頻段的RFID使用頻率確定在900MHZ。RFID使用UHF頻段可以從很寬的區域讀出數據,能很好的識別出移動物品和大型商品,與傳統的頻段有優越性。同樣對于服務業和其它行業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