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global的主要職責是在全球范圍內對各個行業建立和維護EPC網絡,保證供應鏈各環節信息的自動、實時識別采用全球統一標準。通過發展和管理EPC網絡標準來提高供應鏈上貿易單元信息的透明度與可視性,以此來提高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EPCglobal是一個中立的、非贏利性標準化組織。EPCglobal由EAN和UCC兩大標準化組織聯合成立,它繼承了EAN.UCC與產業界近30年的成功合作傳統。
EPCglobal網絡
EPCglobal 網絡是實現自動即時識別和供應鏈信息共享的網絡平臺。通過EPCglobal 網絡,提高供應鏈上貿易單元信息的透明度與可視性,以此各機構組織將會更有效運行。通過整合現有信息系統和技術,EPCglobal 網絡將提供對全球供應鏈上貿易單元即時準確自動的識別和跟蹤。
Auto-ID中心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為領隊,在全球擁有實驗室。 Auto-ID中心構想了物聯網的概念,這方面的研究得到100多家國際大公司的通力支持。企業和用戶是EPCglobal 網絡的最終受益者,通過EPCglobal 網絡,企業可以更高效彈性地運行,可以更好地實現基于用戶驅動的運營管理。
EPCglobal服務
EPCglobal為期望提高其有效供應鏈管理的企業提供了下列服務:
• 分配、維護和注冊EPC管理者代碼;
• 對用戶進行EPC技術和EPC網絡相關內容的教育和培訓;
• 參與EPC商業應用案例實施和EPCglobal網絡標準的制訂;
• 參與EPCglobal網絡、網絡組成、研究開發和軟件系統等的規范制訂和實施。
• 引領EPC研究方向;
• 認證和測試;
• 與其他用戶共同進行試點和測試。
系統成員
EPCglobal將系統成員大體分為兩類:終端成員和系統服務商。終端成員包括制造商、零售商、批發商、運輸企業和政府組織。一般來說,終端成員就是在供應鏈中有物流活動的組織。而系統服務商是指那些給終端用戶提供供應鏈物流服務的組織機構,包括軟件和硬件廠商,系統集成商和培訓機構等。EPCglobal在全球擁有上百家成員。
機構組織結構
EPCglobal由EAN和UCC兩大標準化組織聯合成立
• EPCglobal管理委員會-由來自UCC、EAN、MIT、終端用戶和系統集成商的代表組成。
• EPCglobal 主席-對全球官方議會組和UCC與EAN的CEO負責。
• EPCglobal 員工-與各行業代表合作,促進技術標準的提出和推廣、管理公共策略、開展推廣和交流活動并進行行政管理。
• 架構評估委員會(ARC)-作為EPCglobal管理委員會的技術支持,向EPCglobal 主席做出報告,從整個EPCglobal的相關構架來評價和推薦重要的需求。
• 商務推動委員會(BSC)-,針對終端用戶的需求以及實施行動來指導所有商務行為組和工作組
• 國家政策推動委員會(PPSC)-對所有行為組和工作組的國家政策發布(例如安全隱私等)進行籌劃和指導。
• 技術推動委員會(TSC)-對所有工作組所從事的軟件、硬件和技術活動進行籌劃和指導。
• 行動組(商務和技術)-規劃商業和技術愿景,以促進標準發展進程。商務行為組明確商務需求,匯總所需資料并根據實際情況,使組織對事務達成共識。技術行為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技術標準的發展。
• 工作組-是行為組執行其事務的具體組織。工作組是行為組的下屬組織(可能其成員來自多個不同的行為組),經行為組的許可,組織執行特定的任務。
• Auto-ID實驗室-由Auto-ID 中心發展而成,總部設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與其他五所學術研究處于世界領先的大學通力合作研究和開發EPCglobal 網絡及其應用。(這五所大學分別是:英國劍橋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日本慶應大學、中國復旦大學和瑞士圣加侖大學。)
EPCglobal工作組
EPCglobal工作組為EPCglobal網絡定義商業和技術需求,匯集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全球用戶。包括:IP協議工作組、行業應用工作組、聯合需求工作組、技術研究工作組、跨行業應用工作組。
EPCglobal系統成員可以加入工作組并從各項活動中獲得益處。行業和技術工作組有助于開發構成EPCglobal網絡的基礎要素,致力于制定全球、跨行業標準并推動商業應用。EPCglobal鼓勵其系統成員選派代表參加各個工作組。進一步信息,請聯絡:
EPCglobalChina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3號雙全大廈五層
郵編:100029
電話:(010)62361512
傳真:(010)62367592
http://www.epcglobal.org.cn
E-mail:epc@an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