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普及率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使用短信這一便利的交流方式。據統計,我國手機短信業務大幅增長始于2000年,此后6年增長了300倍。2000年的發送總量為10億余條,到2005年為3046億條。
人們除了通過短信進行溝通之外,也有其他不少的消費途徑與習慣。目前,人們的短信消費習慣主要呈現五大類型。
溝通型短信消費“獨領風騷”
通過短信交流、祝福已成為人們溝通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短信在交流情感上有獨特的魅力。短信兼有文字的達意與語音的雙向交流功能,這使短信在溝通意見、交流情感上游刃有余,尤其是那些難于啟齒、不方便當面表達的信息,通過短信既可以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又可以避免尷尬局面的出現。
因此,短信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溝通角色,而且溝通型消費又是人們穩固的、持久的消費習慣,占據著短信消費市場的絕對主流。
娛樂型短信消費“樂在其中”
短信也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憑借低廉的價格、便捷的傳播途徑,成為人們忙里偷閑輕松一下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娛樂型短信主要在于搞笑短信,人們可以通過訂制獲取,比如在“福建熱線”的短信平臺上,就有“娛樂翻天”欄目,用戶可以訂制“開懷一笑”、“急轉腦筋”等各類短信。當然,還有用戶可以通過短信點歌,以特殊方式為親朋好友送去祝福。
此類型短信消費更多的屬于一種即時性消費,用戶長久消費的可能性不高,但由于群體龐大,也形成一定的消費市場。
資訊型短信消費“不可或缺”
信息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短信的載體是與人們寸步不離的手機,人們可以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真正與信息同步。
目前,資訊型短信主要有新聞資訊、彩票天地、證券信息、生活資訊等等,能夠較好滿足人們日常的信息要求。
但是這種資訊型短信由于受到資費、信息的準確性等原因,人們的認可度還不是很高,但隨著條件的成熟與市場的完善,相信會受到更廣人群的歡迎。
激動型短信消費“即時爆發”
激動型短信消費主要是在于人們通過短信參與活動。這主要是SP與互動媒體合作,讓人們發短信參與活動。
比如“超級女聲”、“夢想中國”、“為贈臺大熊貓選名”等這些大型活動,都讓人們紛紛發短信投票,掀起了短信圈錢狂潮。
而這種短信消費,是人們的即時性、沖動性的一種消費行為,但也形成了很大的市場規模,比如僅2005年“超級女聲”活動,就帶來3000萬元的收入。
另外,SP最常推廣的一些短信參與活動,比如“發短信贏大獎”、“發短信領養寵物”等,這些活動分散、規模小,但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參與。
激動型短信消費雖然即時性強,但短暫的大規模,也孕育了大市場。
應用型短信消費“蓄勢待發”
短信訂機票、短信報警、短信查帳戶余額等各種應用,是目前正在興起的短信消費方式。人們通過發短信就能查帳戶余額、訂機票,足不出戶,方便快捷。
短信應用給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方便與好處,相信隨著更多的短信應用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去,應用型短信消費會越來越多,會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來源:中國泰爾實驗室(http://www.chinattl.com/display_aticle.asp?id=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