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2014年12月17日了發布法規(EU)No 1342/2014,對歐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法規(EC) No 850/2004附錄IV和V進行了修訂,修訂內容將于2015年6月18日生效。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
(1)設定了多溴聯苯醚和全氟辛烷磺酸及其衍生物的最低濃度限值;四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六溴二苯醚+七溴二苯醚總量低于1000mg/kg;全氟辛烷磺酸及其衍生物限值50mg/kg。
(2)將六氯丁二烯、多氯化萘、短鏈氯化石蠟和硫丹加入到了該法規的附錄V中。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是指能夠通過各種環境介質(大氣、水、生物體等)長距離遷移并長期存在于環境,具有長期殘留性、生物蓄積性、半揮發性和高毒性,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具有嚴重危害的有機化學物質,如滴滴涕(DDT)、多氯聯苯(PCBs)、六氯苯(HCB)、短鏈氯化石蠟(SCCP)等。因此各大公司、企業越來越重視控制產品中的POPs,一些公司已將SCCP、PCBs等常見于電子電器產品中的POPs列入到環境管理物質中進行管控。
以短鏈氯化石蠟(SCCP)為例,通常被用作皮革涂層、PVC和氯化橡膠中的塑化劑,塑料和紡織品中的阻燃劑;在歐盟2012年6月19日的法規(EU)No 519/2013修正案中,被認定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并被加入到法規(EC) No 850/2004的禁用物質列表中。
該修正案限制任何物質或配制品中的SCCP含量不得等于或大于1%;同時也規定自2013年1月11日起,所有物品不得含有SCCP。2013年至2014年期間歐盟共召回包括玩具、手提包、智能手機殼、跳繩等在內的28款含SCCP的產品。(Lisa WU, 365PR Newswire)
美國能源部(DOE)發布熱水器能效新標準
美國能源部(DOE)發布了熱水器能效新標準Appendix E to Subpart B of Part 430,將取代原來的家用熱水器能效測試標準10 CFR Part 430 Appendix E to Subpart B和商用熱水器能效測試標準10 CFR 431.106。新標準的生效日期為2015年7月13日。
新標準適用產品包括:家用及商用熱水器(包括電熱水器、熱泵熱水器及燃氣熱水器)。具體實施計劃為:2015年7月13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新舊測試標準都可以接受;2015年12月31日以后,必須依照新標準進行能效測試。
對于商用熱水器,新標準主要變化是將測試待機漏熱效率調整為與家用熱水器相同。對于家用熱水器,新標準的主要變化有:
(1)將“熱水設置溫度”從135±5°F(57.2±2.8°C)更新為:125 °F ± 5 °F (51.7 °C ± 2.8 °C)
(2)將“溫控器設置參照溫度測試點”從水罐內所有測試點的平均溫度更新為:出水管路上的溫度測試點
(3)將“放水模式”從單一模式,無論熱水輸出能力有多大更新為:四種模式(高、中、低及很。,選擇依據一小時供水率(FHR)或最大額定GPM。
(4)將“24小時模擬使用測試”從六次放水,單次放水間隔一小時,流速、放水量也相同更新為:不同放水模式有不同放水組合,放水次數為9-14次,單次間隔時間、流速、放水量分為多種。(Lisa WU, 365PR News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