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以下通稱RFID技術)。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可支持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RFID技術與互聯網、通訊等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全球范圍內物品跟蹤與信息共享。RFID技術應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務等行業,可大幅提高管理與運作效率,降低成本。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RFID產業將成為一個新興的高技術產業群,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因此,研究RFID技術,發展RFID產業對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強公共安全與國防安全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具有戰略性的重大意義。
中國人口眾多,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正成為全球制造的中心,RFID技術有著廣闊的應用市場。當前RFID技術與應用發展迅速,但尚未成熟,中國有必要抓住這一時機,集中開展RFID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技術標準,推動自主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促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形成,使中國在該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1. 技術發展現狀
RFID技術最早的應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敵我目標識別,但是由于技術和成本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網絡通信、信息安全等技術的發展,RFID技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動物體識別、多目標識別和非接觸識別等特點,RFID技術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空間,被認為是21世紀的最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
RFID技術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諸多高技術領域,涵蓋無線通信、芯片設計與制造、天線設計與制造、標簽封裝、系統集成、信息安全等技術。一些國家和國際跨國公司都在加速推動RFID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進程。在過去十年間,共產生數千項關于RFID技術的專利,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按照能量供給方式的不同,RFID標簽分為有源、無源和半有源三種;按照工作頻率的不同,RFID標簽分為低頻(LF)、高頻(HF)、超高頻(UHF)和微波頻段(MW)的標簽。目前國際上RFID應用以LF和HF標簽產品為主;UHF標簽開始規模生產,由于其具有可遠距離識別和低成本的優勢,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成為主流;MW標簽在部分國家已經得到應用。中國已掌握HF芯片的設計技術,并且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化,同時UHF芯片也已經完成開發。
目前RFID標簽天線制造以蝕刻/沖壓天線為主,其材料一般為鋁或者銅,隨著新型導電油墨的開發,印刷天線的優勢越來越突出。RFID標簽封裝以低溫倒裝鍵合工藝為主,也出現了流體自裝配、振動裝配等新的標簽封裝工藝。中國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標簽制造裝備和封裝工藝正在研發中。
RFID讀寫器產品類型較多,部分先進產品可以實現多協議兼容。中國已經推出了系列RFID讀寫器產品,小功率讀寫模塊已達到國外同類水平,大功率讀寫模塊和讀寫器片上系統(SoC)尚處于研發階段。
在應用系統集成和數據管理平臺等方面,某些國際組織提出基于RFID的應用體系架構,各大軟件廠商也在其產品中提供了支持RFID的服務及解決方案,相關的測試和應用推廣工作正在進行中。中國在RFID應用架構、公共服務體系、中間件、系統集成以及信息融合和測試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建立國家RFID測試中心已經被列入科技發展規劃。
中國已經將RFID技術應用于鐵路車號識別、身份證和票證管理、動物標識、特種設備與危險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產過程管理等多個領域。
2. 標準現狀
RFID標準體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規范、物理特性、讀寫器協議、編碼體系、測試規范、應用規范、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標準組成。
目前國際上制訂RFID標準的主要組織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ISO/IEC JTC1負責制訂與RFID技術相關的國際標準,ISO其他有關技術委員會也制訂部分與RFID應用有關的標準,還有一些相關的組織也開展了RFID標準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標準之間缺乏達成一致的基礎,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在積極推動RFID應用層面上的互聯互通。
中國在RFID技術與應用的標準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礎,目前已經從多個方面開展了相關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制定了《集成電路卡模塊技術規范》、《建設事業IC卡應用技術》等應用標準,并且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頻率規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試驗;在技術標準方面,依據ISO/IEC15693系列標準已經基本完成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參照ISO/IEC 18000系列標準制定國家標準的工作已列入國家標準制訂計劃。此外,中國RFID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3. 發展趨勢
近年來,RFID技術已經在社會眾多領域開始應用,對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產生了重要影響。根據預測,RFID標簽技術將在未來2-5年逐漸開始大規模應用,到2008年RFID標簽僅在全球供應鏈領域的市場需求將達到40億美元。
在未來的幾年中,RFID技術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電子標簽、讀寫器、系統集成軟件、公共服務體系、標準化等方面都將取得新的進展。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進步,RFID產品的種類將越來越豐富,應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務也將越來越廣泛。
RFID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是芯片功耗更低,作用距離更遠,讀寫速度與可靠性更高,成本不斷降低。芯片技術將與應用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緊密結合。
RFID標簽封裝技術將和印刷、造紙、包裝等技術結合,導電油墨印制的低成本標簽天線、低成本封裝技術將促進RFID標簽的大規模生產,并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決定產業發展速度的關鍵因素之一。
RFID讀寫器設計與制造的發展趨勢是讀寫器將向多功能、多接口、多制式,并向模塊化、小型化、便攜式、嵌入式方向發展。同時,多讀寫器協調與組網技術將成為未來發展方向之一。
RFID技術與條碼、生物識別等自動識別技術,以及與互聯網、通信、傳感網絡等信息技術融合,構筑一個無所不在的網絡環境。海量RFID信息處理、傳輸和安全對RFID的系統集成和應用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RFID系統集成軟件將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組方向發展,通過構建RFID公共服務體系,將使RFID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和利用更為深入和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