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圍內,地面數字電視廣播(DTTB: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技術領域目前已經提出了三個標準:歐洲的DVB-T,美國的ATSC,日本的ISDB-T,并且都達到實用階段,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選擇自己的DTTB系統。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在移動接收、頻譜效率、單頻網、干擾、系統的靈活性等方面,上述三個系統各有相應的優缺點。
清華大學和北京凌訊華業科技有限公司針對上述目前世界上三個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方案,和美國、歐洲的地面標準相對應,稱為DMB-T(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技術。清華大學在配合國家數字電視聯合工作組的基礎上,融合繼DMB-T技術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國家地面數字電視標準融合方案,考慮到該方案支持未來的手持、便攜設備接收,稱為DMB-TH(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V/Handle Broadcasting)。
2006年8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批準中國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標準——GB20600-2006《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成為強制性國家標準,2007年8月1日起實施。由于DMB-TH成為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國內已經使用歐洲方案(DVB-T)、清華方案(DMB-T)和上海交大方案(ADTB-T)的地區必須在一年內轉換成新的DMB-TH標準,這樣長達5年之久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之爭由此告一段落。
同T-DMB、DVB-H/T相比,凌訊科技和合作伙伴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DI)介紹,DMB-TH標準具有移動接收靈敏度高,技術實現簡單,以及成本和功耗低等特點。
1、高速移動接收靈敏度
高速移動接收靈敏度主要與解調器有關,是運營商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DMB-TH的優勢所在。凌訊科技曾經在路面上測試過200公里/小時,在實驗室模擬過400公里/小時的速度,接收的效果非常好。實際上,這也是標準設計和芯片實現時重點考慮的因素。
中國目前有40多個省市開通了數字地面電視,主要是車載電視,有三個標準在用,主要是清華方案和歐洲DVB-T方案,少部分用了上海交大的方案。其中大約有20多個是用的清華的方案,超過了歐洲方案,主要是因為移動接收靈敏比歐洲方案好很多,另外,根據青島廣電的測試結果,覆蓋面積的半徑對歐洲方案多了10公里。
中國移動電視市場將會遵循類似手機照相機市場所采用的發展道路。開始首先會在高端PDA、智能手機和PMP中應用,隨后會被大眾市場移動電話所采用。到2008年,預期中國移動電視應用市場總容量會超過2000萬臺。
凌訊科技和ADI非常希望DMB-TH也成為中國移動電視標準。國外之所以有單獨的移動電視標準,是因為無論美國的數字電視標準ATSC,還是歐洲標準DVB-T,由于發展太早,當初在設計方案的時候,都沒有考慮手機等便攜設備,只考慮數字地面電視,所以他們的標準一定不能滿足今天的要求。DMB-TH在設計標準的時候,已經考慮了手持設備的要求,從技術上來講,已經可以提供移動電視服務了。
2、技術實現難度
就技術實現難度,ADI高速信號處理部副總裁John Hussey先生表示:“對于射頻調諧器的話,不同標準的帶寬不一樣,T-DMB帶寬比較窄,DVB-H/T和DMB-TH帶寬比較大,對射頻要求比較高,但是對于這些不同的要求,我們都有了相應產品,都已經可以批量化生產了,并不存技術難題。”
從解調器來講,原理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T-DMB和DVB-H/T等國際上主要標準的基礎也是OFDM多載波技術,實現難度都差不多。TDS-OFDM是時間和頻率同時處理,T-DMB只是頻率處理。實際上,接收機主要是調諧器和解調器兩部分,把這兩部分解決好了,對于做終端設備的廠商,不會有太大區別。
3、成本和功耗
在成本和功耗方面,DMB-TH和T-DMB、DVB-H標準相近。ADI公司Hussey表示,現在來看,不同標準的調諧器,成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未來的調諧器是支持多種標準的,不同標準用同一個調諧器,成本沒有任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