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圍內,地面數字電視廣播(DTTB: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技術領域目前已經提出了三個標準:歐洲的DVB-T,美國的DTTB,日本的ISDB-T,并且都達到實用階段,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選擇自己的DTTB系統。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在移動接收、頻譜效率、單頻網、干擾、系統的靈活性等方面,上述三個系統各有相應的優缺點。
清華大學和北京凌訊華業科技有限公司針對上述目前世界上三個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方案,和美國、歐洲的地面標準相對應,稱為DMB-T(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技術。清華大學在配合國家數字電視聯合工作組的基礎上,融合繼DMB-T技術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國家地面數字電視標準融合方案,考慮到該方案支持未來的手持、便攜設備接收,稱為DMB-TH(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V/Handle Broadcasting)。
2006年8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批準中國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標準——GB20600-2006《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成為強制性國家標準,2007年8月1日起實施。由于DMB-TH成為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國內已經使用歐洲方案(DVB-T)、清華方案(DMB-T)和上海交大方案(ADTB-T)的地區必須在一年內轉換成新的DMB-TH標準,這樣長達5年之久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之爭由此告一段落。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公告稱:DMB-TH標準支持高清晰度電視、標準清晰度電視和多媒體數據廣播等多種業務,滿足大范圍固定覆蓋和移動接收需要。標準實現了關鍵技術創新,形成了多項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突破性的取得了單、多載波調制技術的融合,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一項新的重要成果。基于該標準的系統性能好、頻譜利用率高、可擴展性強,適應我國城鄉不同應用需求。
DMB-TH技術的發展背景
數字電視逐步替代模擬電視是一次新的產業升級。中國將有巨大的數字電視消費市場,確立中國自己的技術標準來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事業,不僅可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擺脫我國在DVD、數碼相機等領域受國外專利困擾的尷尬局面。
對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來講,首先要求有足夠高的傳輸碼率,其次要實現和模擬電視節目的同播,更重要的是能夠支持移動接收和便攜接收,還有多業務擴展功能。世界上已有的歐洲、美國、日本三大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在移動接收、頻譜效率、單頻網、干擾、系統的靈活性等方面各有相應的不足之處和無法解決的問題。
清華大學經過對數字電視技術發展趨勢和我國應用與產業需求的認真分析,借鑒世界上已有標準的經驗教訓,融合了數字通信最新發展的成熟技術,在1999年原創性地提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DMB-T標準方案。目標是提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在功能上具有可擴展性、滿足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傳輸要求的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傳輸方案,通過擴展進而能夠實現多媒體信息的室內/室外、固定/移動和便攜、單向廣播/雙向通信等。在隨后進行的各種試驗和測試中,都充分證明該方案與現有模擬電視傳輸頻道制式兼容,并且具有高清晰度電視、標準清晰度電視和多媒體數據兼容傳輸和單頻組網能力,支持移動接收和便攜式終端;特別是在快速同步、抗干擾能力、高頻譜利用率、靈活組網等關鍵技術性能方面,與歐洲、美國、日本已有標準相比,具有明顯的綜合技術優勢和應用特點。
隨著技術發展,新的技術不斷成熟和涌現,清華大學和北京凌訊華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融合了最新提出的LDPC低密度糾錯編碼技術,以及提出新的低功耗技術,在2004年12月實現了DMB-TH的理論驗證、系統仿真等工作,2005年5月完成了DMB-TH的FPGA驗證系統,并與2005年10月實現了DMB-TH融合技術芯片的成功流片,各項指標均遠遠優于原有系統。
到目前為止,DMB-TH在技術可行性、系統穩定性、產業化、運營可行性等方面已經滿足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要求。
DMB-TH傳輸系統原理
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時域同步正交頻分復用(TDS-OFDM)多載波調制技術,這種獨特的先進技術有機地將信號在時域和頻域的傳輸結合起來,在頻域傳送有效載荷,在時域通過擴頻技術傳送控制信號以便進行同步、信道估計,實現快速碼字捕獲和穩健的同步跟蹤性能。
在技術上,針對插入強功率同步導頻的傳統OFDM調制方式,在傳輸系統的有效性、可靠性都受損失的缺陷,發明了基于PN序列擴頻技術的高保護同步傳輸技術和巧妙利用OFDM保護間隔的填充技術,同時提高了傳輸系統的頻譜利用效率和抗噪聲干擾性能。針對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現有傳輸標準的信道估計迭代過程較長的不足,發明了新的TDS-OFDM信道估計技術,提高了系統移動接收性能。針對采用多載波COFDM技術的歐標DVB-T比采用單載波8VSB的美標ATSC系統誤碼門限差的現實,發明了一種新的糾錯編解碼(FEC)技術LDPC,成功地避開了國外專利保護,獲得了比ATSC更好的系統誤碼性能。針對其他標準無法支持雙向互動、互聯網擴展等問題,進行了支持互連網的擴展設計,以便適應未來信息的數字化、多樣化和多媒體化拓展,在現有數字電視無線廣播基礎上可進一步擴展互連網業務、組播、點播、導呼等增值業務,甚至進而拓展視頻、數據和語音等綜合、交互、移動、便攜。針對數字視音頻產業已有的成果,DMB-TH設計了靈活的接口方案,支持國際上通用的MPEG2-TS流數據格式,可以支持任何類型的視頻壓縮和數據格式,如MPEG-2、4等。
DMB-TH還采用了不同于已有數字電視技術標準的與自然時間同步的分層復幀結構,來支持單頻網。單頻網不但能夠更好的支持移動數字電視服務,而且能夠解決由單個發射機無法覆蓋的盲區問題。
DMB-TH技術特點和優勢
DMB-TH在最早的測試中就表現出比現有任何地面數字電視標準都好得多的性能和特點,這些優勢在各種實驗室測試和場地試驗中都得到充分的證實,主要包括:
DMB-TH能夠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帶寬:由于DMB-TH不需要象歐洲DVB-T那樣浪費很多導頻信號來進行同步和均衡,因此在同樣條件下其有效載荷傳輸能力比歐洲DVB-T高出10%,這使得在同樣的無線頻譜內能夠提供更高的數據帶寬。
DMB-TH能夠實現更大的信號覆蓋范圍:DMB-TH比歐洲DVB-T的接收門限要有2dB的優勢,接收靈敏度大大提高,使得DMB-T在同樣的發射條件下能夠覆蓋更大的區域,確保較少的投資就可以完成覆蓋意圖,同時可以降低電磁輻射污染。
DMB-TH能夠滿足在各種高速載體上開展業務:DMB-TH能夠在大于200公里時速的超常規速度的載體上正常接收高清晰度的數字電視信號,正是因為DMB-TH采用的時域快速信道估計技術,使系統同步和信道估計時間比歐洲DVB-T縮短約100倍左右,這為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在各種載體上進行接收提供了有利條件,如高速汽車、高速火車、輪渡等。這是歐洲DVB-T技術所不能達到的。
DMB-TH能夠更好地支持城域、省域單頻網:DMB-TH嚴格的與絕對時間同步的幀結構,使其比歐洲DVB-T的同類設備更容易實現同時同頻發送同一信號的單一頻率網絡,節約我國寶貴的不可再生的無線頻率資源,同時可確保在更大范圍的城域、省域內支持移動接收的單頻網。
DMB-TH為地面數字電視的可持續發展做好了技術準備:DMB-TH獨特的信號幀結構,可以融合多業務廣播。DMB-TH在解決了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傳輸問題的同時,將給高速信息用戶接入和移動通信領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這些新的業務主要包括:可以進一步擴展互聯網應用;增加組播、點播、導呼業務;拓展視頻、數據、語音等的綜合的和交互的應用業務;開發更加便攜的移動接收業務,包括手機接收數字電視等;進一步開發接收機定位業務。
DMB-TH技術知識產權
DMB-TH方案是根據自己的原創性發明專利和結構性的系統創新有機整合而成的數字電視廣播傳輸方案,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到目前為止,與DMB-TH方案直接相關的清華大學職務發明專利40+3項。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02年經過嚴格專利評估形成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技術方案專利評估報告》中,給出了清華DMB-T方案的總體評價:“清華大學方案不同于目前的任何一種數字電視的體制。其基礎是通信技術的OFDM技術、擴頻和同步技術。采用清華大學專利申請所支持的方案作為中國的數字電視的傳輸體制,所面臨的專利付費的形勢是樂觀的。”針對低功耗技術的設計,DMB-TH申請了3項專門的發明專利。
DMB-TH兼容性
DMB-TH系統是一個完整透明的數據傳輸系統,支持所有傳輸格式為MPEG2-TS流的數據碼流。不管什么樣的數據,例如MPEG-1、MPEG-2、中國的AVS、MPEG-4、H.264、IP數據、Windows Media 9等格式的數據碼流,只要打包成該格式的碼流都可以經過DMB-TH傳輸系統進行傳送。當然也包括16:9等各種顯示格式的信源數據流。
DMB-TH的數據傳輸能力
DMB-TH系統具有強大的傳輸能力,可以支持打包為MPEG-2傳輸流格式從4.8Mbps到32.4Mbps的數據碼流(包括HDTV高清電視節目的可靠廣播)。DMB-TH符合固定、移動、便攜電視的所有業務需求,提高了頻譜利用率,為廣播電視實現高質量、多種類、多模式的業務提供可靠的技術手段。在8MHz標準帶寬里面的7.56MHz有效頻帶里,有20種模式的傳送碼率可供選擇,如下表1所示。
DMB-T/H系統的碼流
實際上節目的內容決定了碼流的高低,我們并不能單純的說每個頻道里能夠傳送多少數字電視節目,還要看具體是什么樣的節目應用、信源壓縮技術等因素。通常情況下,利用MPEG-2壓縮標準傳送一套快速運動的體育節目大概要求4到5Mbps的碼流,傳送一套新聞、訪談節目大概需要3Mbps的碼流,傳送一套圖文信息只需1.5Mbps的碼流,而傳送高清電視節目需要20Mbps左右的碼流。因此,需要運營單位合理地安排節目數量,請參考表2舉例說明。
DMB-TH的擴展功能
DMB-T/H方案不僅能夠支持現有的各種廣播服務,而且具有支持各種新的通信服務業務的可擴展性。在解決了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傳輸問題的同時,將給高速信息用戶接入和移動通信領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主要包括:
(1)可以進一步擴展互聯網應用。
(2)增加組播、點播、導呼業務。
(3)拓展視頻、數據、語音等的綜合的和交互的應用業務。
(4)開發更加便攜的移動接收業務,包括手機、PDA、筆記本電腦、時尚的便攜影音電子設備等數字電視接收。進一步開發接收機定位業務。
成熟的DMB-T/H產業鏈
DMB-TH產業鏈主要包括發射端的DMB-T/H調制器、DMB-T/H激勵器、數字電視發射機、DMB-T/H單頻網適配器、DMB-T接收機頂盒、DMB-T/H數字電視一體接收機等。其中,發射端設備制造商主要有:德國R&S、東芝電子、北京北廣電子集團、北京吉兆電子、加拿大UBS等國內外主要廣播設備企業已完成DMB-T/H數字調制器、DMB-TH數字激勵器、數字電視發射機,以及DMB-T/H單頻網適配器等前端設備的研制和批量生產。
接收端設備制造商主要有: 四川長虹、青島海爾、青島海信、深圳力合、廈門廈華、九州信息、康佳、TCL、北京北廣、清華同方、LG、三星、裕興電子、泰賽德電子、明新視訊、臺灣高昕科技、大騰電子和威翼科技等單位的DMB-TH接收機頂盒、DMB-TH數字電視一體接收機,都已經研發成功,多數企業已經開始向全國各地采用DMB-T/H標準的運營部門批量供貨。
測試設備制造商主要有:德國的R&S公司已經研發成功了測試DMB-T/H發端信號的EFA系列測試設備,測試DMB-T/H接收信號的SFU測試設備也已經投放市場;安捷倫等國際一流的廣電測試設備供應商都會很快提供DMB-T/H的測試設備。DMB-T/H接收設備的測試已經可以在國家信息產業部所屬的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
DMB-T/H方案歷經三次理論分析(計算機仿真、專家評估、方案論證)、三代(功能、測試、產品化)樣機研發、三代(測試、試用、產業化)專用芯片開發、三種(密集樓群地區、中小城市、現代化都市)場地試驗、三個(全國廣電標委會、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工程院)專業部門評估等階段,并已通報國際電聯,技術已經成熟。
成熟的DMB-T/H產業鏈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各種運營需求,運營部門利用DMB-T/H的產品所開展的各種運營,已經充分證明。